揚州蘇中電力了解到:德國在全球光伏產業中占比很少
揚州市蘇中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是我國電力行業生產高低壓電氣的綜合性制造廠,是國家經貿委在國內城鄉電網改造中所需的設備推薦的生產廠家之一。本公司集科、工、貿于一體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日,德國《明鏡》周刊(DerSpiegel)刊登一篇關于德國光伏產業被中國競爭者打敗的文章,文章指出,德國光伏制造商“高枕無憂”地享用政府補貼,卻錯失進步之機,沒有及時改革的后果是,中國利用價格優勢搶走了生意。全球光伏產業正進入蓬勃發展的繁榮時期,德國光伏制造商如想翻身,需要努力走出歐洲,參與世界競爭。
從德國**幸存的光伏產業大公司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說起,以呈現德國光伏產業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隕落。
“古老的青銅獅子靜悄悄地坐在阿斯貝克斯(FrankAsbecks)的會議桌上。他抬起頭,伸出四肢和肌肉發達的雙腿,放松舒展著自己的筋骨。我是獅子座,Asbecks說道。獅子座還象征著權力,沒錯——阿斯貝克斯的太陽能世界仍是全球光伏產業的**。”
2008年以前,太陽能世界、QCells、Conergy、Solon等德國太陽能公司根據國內可再生能源法(EEG)獲得各類高額補貼。獲得補貼的德國太陽能公司發展蓬勃,大賺特賺,他們甚至能獲利數億歐元、股票價值數十億。Asbecks為了能壯大光伏世界的江山,選擇收購陷入困境的汽車制造商Opel。
現在,在光伏產品的大屠殺中,**幸存的太陽能大公司只留下太陽能世界,他應對危機的方法是:迫使債主放棄了部分債務并贏得了卡塔爾的大力投資。其它企業雖然還有殘余或后續企業,但它們都不是獨立企業。博世和西門子賣掉或停止了太陽能業務,Solon、Sovello、Conergy、Odersun等宣告破產。在全球光伏行業供大于求的情況之下,中國的“低價優勢”更有競爭力——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有60%太陽能電池組件是“中國制造”。
“國際光伏產業正蓬勃發展。”業內專家沃爾夫(StephanWulf)說,“較之以往,太陽能系統安裝的數量遠超過去。”據HIS公司數據,2014年,業內將增加約450億瓦功率模塊。未來幾年,國際光伏市場預計將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長。“但是德國光伏股份產業已走向世界盡頭。”HIS公司分析師哈恩(StefandeHaan)說,“2013年底,該產業在德國只擁有4719個工作崗位。”
“這個世界該對德國可再生能源法和德國消費者心存感激。”哈恩說,“這是德國國內政策帶來的利好。”如果沒有可再生能源法,全球光伏產業永遠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進行大規模生產,永遠也不可能規模化、且生產成本低廉。
“世界需要感謝德國為光伏產業所做的技術貢獻,然后中國人接管了光伏的生意。”沃爾夫說,“德國政府慷慨的補貼使得德國企業沒有及時改組結構以擴大競爭力。2008年后,在全球光伏產品價格猛跌的沖擊下,雖然各國都受到沖擊,但占據主導地位的德國還是被中國更低價的優勢給打敗。”
德國光伏產業還有沒有希望?《明鏡》引用哈恩的觀點:在世界范圍內,德國光伏產業將扮演不了重要角色,“不過他們還有生存的機會,前提是他們需要努力走出去歐洲,加入全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