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蘇中電力帶你了解:智能電網發展的主要模式
下面新聞由專業生產試驗變壓器、直流高壓發生器、直流電阻測試儀、串聯諧振、變壓器變比測試儀、數字兆歐表、氧化鋅避雷器帶電測試儀、真空度測試儀、回路電阻測試儀等的廠家揚州市蘇中電力實習記者小苗推薦:
我們總結過去接近50年的經驗,發展比較快的是*近的20年和10年間,智能電網在世界上出現了三個主要模式:
1、以美國為主的,以用戶側智能化為重點的智能電網。從90年代初期一直到現在都在不斷的研究和發展,在2007年的時候,美國提出能源**獨立的**法案——EISA,在這個法案中,美國總統要求能源獨立,以經濟刺激的計劃要求能源相關產業作為核心地位來推進整個能源結構的**。根據2007年的法案,美國加快了對智能電網的研究和應用,智能電網*大的特點是以用戶側和用戶側的互動為主。一個是智能電表的出現,智能電網需求側管理,分布式電源,提高配電網可觀、可控性。
2、以中國為主的,以高壓側電網智能化為特點的智能電網。國家電網現在提倡的堅強電網,實際上也是智能電網的一種模式。在高效側實現網絡控制的智能化,這是我們有了電網以后追求實現的自適應控制,但是有了互聯網以后,以及大功率電子出現以后,高壓側電網的控制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的可能性,以中國電網為主的智能電網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基于我們國家一次能源的分布和用電需求的逆向配制,導致我們需要有更堅強的電網,讓電網能夠適應新時代的能源需要。這一類的電網主要是提供較大的輸電能力和**的電力供應,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自動改造現有的電網,提高效率。
3、以適應能源結構調整、雙向互動為重點的智能電網,這個是以德國為例的。德國在1997年、2003年、2009年歐盟的市場改革過程中,連續出臺了多個文件,98年到2001年,德國又陸續出臺了三個能源法案,結合德國當時的用電需求,他們提出了以能源結構調整為主要目的的智能電網。這一類的智能電網,一個是圍繞大規模新能源的開發進行,還有一個是重視互聯網的作用,強調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與用戶之間的有效配合和協調,重視蓄電池等儲能技術在智能電網當中的應用,加快智能電表的開發和研究,促進電動車和儲能技術的應用。
這三種類型的智能電網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是以用戶側,智能化為特點的智能電網,它的主要特點是以用戶雙向智能,智能化交互為基礎的,實現需求的響應。二是以電價和政策激勵為主要手段,改善用戶的用電習慣,三是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改造和升級現有的電網。四是提升供電可靠性和用戶體驗。
**種類型的智能電網以高壓主網智能化為重點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擴大電網的互聯規模,二是增強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效力。
第三類是以雙向互動為重點,充分的接納新能源,提高新能源使用占比和綜合利用效率,以電價和新能源政策改善用戶的習慣,以電動汽車儲能等可控手段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這是我們認為的,對現在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有三種典型的類型,**種類型,以用戶側智能化為重點,**種類型是以高壓側主網智能化控制為重點,第三種類型是以雙向的互動的,能源結構調整為目的的智能電網為重點。通過對這三種類型的分析,我理解的智能電網應該是這樣的電網。